92岁的邹世怀与85岁的赵月娥配偶,总算在上一年夏天拍好了人生中第一张特别的“婚纱照”。说它特别,是由于妻子年事已高,腿脚不方便,真实无法穿下事前预备的婚纱。
“爷爷奶奶,笑一笑,3—2—1!”在湖南韶山湘韶村一户俭朴的民居里,抗美援朝老兵邹世怀身着旧式戎衣,佩戴着两枚三等功奖章和“荣耀在党50年”纪念章,偎依在妻子赵月娥身旁。
这对相守70多年的夫妻,在暂时建立的红布布景前,显露残损的牙齿,笑得分外绚烂,夫妻俩布满皱纹又难掩浮肿的手,一向紧紧地牵在一同。
镜头背面的“摄影师”、00后大学生陈家利很受牵动,“爷爷奶奶的笑脸打动了在场一切人,晚年爱情不该被忘记。”
这支摄影小分队,来自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师生自发安排的“圆梦方案”公益实践团队,由于当选刚刚揭晓的“武汉榜样”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从2015年起,每年寒暑假,这个团队都会自带服装和摄影器件,前往乡村、社区、敬老院,为晚年夫妻补拍一套婚纱照,再将相片逐个洗印、装裱,无偿赠予白叟,敞开了一场记载数以千计爱情长距离跑故事的接力赛。
85后青年教师余进文是“圆梦方案”的创始人。2010年余进文读大学时,爷爷逝世了。白叟逝世后,家人四处翻找却找不到一张像样的相片。无法之下,一家人只能把身份证上的相片“P”成遗像。
2014年,成为一名大学辅导员的“小余教师”,带领学生申报自愿服务项目时,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主意,便是要为晚年人免费拍一张“像样的相片”。
不少白叟年青时,由于条件所限,成婚时也没有机遇好好拍个照。从是非到五颜六色,从俭朴到精美,年代前进了,他们的芳华却一去不返。余进文想到,“一张相片或许留不住什么,但至少能定格那些不该被忘记的年月。”
彼时,恰巧余进文的老同学在武汉开设的一家婚纱摄影公司,因事务转型,便把70多套二手婚纱无偿捐给了他们。不理解摄影技能,便想办法让有阅历的同学课后训练;活动经费不足,便在当年6月开办“跳蚤市场”,把搁置的衣物、护肤品、考研资料贱价出售……
就这样,27岁的“小余教师”带着自己班上的15名同学,组成起了第一届“圆梦方案”团队。
当一个又一个阅历了韶光淘沥的爱情故事逼真地出现在自己眼前,参加其间的95后和00后大学生看到了爱情与影视剧、小说,乃至身边同龄人的阅历不同的容貌。
“早年家里穷,成婚时4毛钱一张的相片,都舍不得拍。”任金玉和李珍荣携手于半个多世纪前。那时,任金玉是一名铁道兵。几个月一封的家书,是这对新婚夫妻仅有的交流方法,也成为任金玉在零下40摄氏度的黑龙江铁道队坚持下来的精力动力。
成婚55年来,任金玉和李珍荣一向盼望着能有一张线月,“圆梦方案”团队前往河北省平山县,为这两位白叟摄影婚纱照。镜头里,李珍荣身披赤色婚纱,笑靥如花。任金玉左手挽着妻子,用曲折的右手对着镜头敬起了军礼。那一刻,时刻的齿轮似乎回到了1968年的春天。
2019年暑期实践时,时任黄梅分队队长的张涛一进入赵新国家中,映入眼帘是理疗床、吸氧机、血压仪、轮椅,和一沓沓记满黎鸾姣各项身体方针的A4纸。本来,1984年,黎鸾姣因劳累患上类风湿,后来又不幸中风。
了解状况后,团队一行十几人总想多干点什么。道具组收拾衣物,摄影组布景调光,化装组为白叟洁面润饰,文字组在一旁采访记载……看似出现的仅仅一套相片,背面大伙足足忙活了一上午。
十几天后,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校办公室收到了一封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民政局寄来的感谢信。赵新国在信中专门写道:“(他们)关怀备至,尽心照料,擦汗梳头,使我老伴感动得流泪。”
2022年是陈政燃陪“圆梦方案”走过的第五个年初。大学毕业后,他仍然牵挂着这支部队。他说,“圆梦方案”不只圆了晚年人的梦,也让年青的大学生看到了“海枯石烂的爱情”。
总队长李立月在日常日子中注意到,身边不少同学对情侣之间的亲密关系感到苍茫。
有人急于脱单,便在交际软件盲目跟风,发布“表达墙”,后来发现,经过新鲜感维系的爱情“转瞬即逝”;有人苦于异地的奔走,在升学作业等人生关头一向打不破“异地即分手”的“魔咒”;还有人沉醉于偶像剧里的“爱情鸡汤”,动辄花费上万元替对方埋单,把爱情视为出资和夸耀……形形的国际中,许多年青人找不到归于自己的港湾。
一位白叟年事已高,不能久站。尽管同学们尽力紧缩时刻,加快进度,白叟仍是难掩身体的疲乏。庄孟月感觉到,爷爷现已很不舒畅。一旁的妻子问道:“你还站得住站不住?”爷爷摆了摆手,笑着说:“定心,我还有力气跟你摄影。”
庄孟月发现,身边不少同学对待爱情,“就像打游戏,永久期待着闯下一关”。见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她觉得,有的快乐终归是时刻短的,无妨培育一段“慢一点”的爱情,两个人走得持久,或许才是“更有含义的美好”。
其时刻的刻度拉长到40年、50年,乃至70年,这群年青人看到了“平平淡淡才是真”,也懂得了“早年车马慢,终身只够爱一个人”。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20岁出面的李洪柱,是大桥底下的第一批轮船司机长。也是在那一年,他和妻子熊三姑一见钟情,迈入婚姻殿堂。
“我最快乐的,便是当年在武汉长江大桥上遇见了她。”李洪柱一边说着,一边望向正在化装的妻子,目光驻留。
2018年暑期,耿圆平缓卢瑶同为“圆梦方案”的一员,分赴湖北咸宁、黄冈为白叟摄影。他们在实践中相知、相恋,也发现了互相“在爱情观上的符合”。
耿圆平明晰记住,4年前到乡间摄影时,一位老奶奶专门骑上代步车,把正在农田里忙活的老伴接了回来。爷爷起先还有些责怪,“地里的活儿这么忙,把我喊回来干啥?”
了解孩子们的来意后,爷爷尽管嘴上说着不在意,却难掩心里的激动。镜头前,两位白叟凝望着对方,眼角闪着泪光。耿圆平还记住,摄影完成后,爷爷双手紧紧捧着相片,打量了良久。
耿圆平说,这对白叟把稀松往常的日子,过成了抱负中的容貌。这让他和卢瑶萌生了对爱情的神往。他们理解了,从“爱情”走向“家庭”,不只需求轰轰烈烈的誓词,更需求互相的投入、包容和信赖。
2022年8月20日,这对相恋5年的年青人,做出了“两个成年人的稳重决议”——正式订亲,预备迈入婚姻殿堂。他们的爱情宣言,是“始于心动,总算白首”。
胡浩是耿圆平上一届的队长,他和妻子相同因“圆梦方案”而相识。在他们此前的人生规划中,从未想过在不到30岁的年岁成婚。
胡浩说,正是在见证晚年爱情的过程中,自己收成了爱的勇气,“遇到对的人,就要勇敢地走下去”。2022年7月,他们正式领证成婚。
大三学生陈子烨一度感觉,长大之后,自己关于隔代的亲情,总有一些隔阂。直到2022年暑假,陈子烨和“圆梦方案”江西九江分队的队员们一同,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拍下了他们人生第一组婚纱照,这才有了不一样的知道。
说话间,陈子烨第一次知道了十几年前外公在外婆患病时的许诺,“我乐意把我的到你身上,哪怕我少活十年”;第一次知道了爷爷陪奶奶一同,三赴上海医治,“不信邪”地打败疾病检测。
2022年暑假,“圆梦方案”韶山分队的队员们,在韶山团市委和映山红自愿者协会的协助下,驱车络绎在一个个山村。
当来到刘德明、沈爱兰配偶家中时,这些大多在城里长大的大学生,对眼前的一幕感到震动:这是一间半山腰上搭起来的“趴趴屋”,墨绿色木质窗户早已缺失了多半,用两块木板、几根木棍前后补了两层,斑斓的红砖层层堆叠,垒得并不规整。看到孩子们过来,88岁的刘德明坐在杂草丛生的宅院里,静静地笑着。
刘德明是一名从抗美援朝战场上退伍的老兵。由于在战场上挂彩,加之年事已高,他的神志现已含糊,言语交流也不再顺利。沈爱兰说,几十年来,他渐渐忘记了许多作业,但仅有不变的便是爱笑。“他喜爱人多,看到人多他就很高兴”。
1959年,刘德明退伍后经媒妁介绍,与沈爱兰相识。刘德明比沈爱兰大7岁,怕沈爱兰厌弃,相亲时,他特意把自己说小了4岁。沈爱兰回想道:“咱们的爱情很简单,爸爸妈妈说能够就能够”。
那时,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只要24元的彩礼,“吃饱饭都是问题”。婚后,刘德明在农机站打米、磨面、弹棉花,沈爱兰则在家里种田。两人就这样相伴走过63年。
镜头前,刘德明换上了簇新的戎衣,佩戴着一枚褪色的军功章。沈爱兰穿戴胸前绣凤的秀禾服,戴起新娘头饰,眼泪顺着满是皱纹的眼角不自觉地流了下来。而身旁的刘德明,一向笑着。
7月的韶山,白日平均气温达35摄氏度。十几天的摄影完毕,实践队里“每个人都黑了一圈”,但他们认准了这是一件“含义特别”的作业,没有一个人喊累。
在00后大学生李菲的回想中,自己鲜少触摸过相伴几十年的夫妻。她注意到,不少年青人在爱情、日子或学习中遇到一点儿“小风小浪”,总喜爱吐槽“不会再爱了”,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主意。
参加团队两年来,李菲见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晚年爱情”——有人在战役烽火中守望,有人在自然灾害前耸立,有人平平淡淡厮守终身……在那些“并不和平”的日子里,他们以一种近乎执念的爱,坚守着、日子着。
李菲开端“信任爱情”了。她觉得,真实相爱的人,决不会由于“小风小浪”而分隔。
假如说爱情是“一辈子的长距离跑”,8年来,这支团队则以一种朴素的方法,跑着一场关于爱情故事的接力。
“圆梦方案”团队自2015年建立以来,共摄影了5万余张相片,为1400多位白叟摄影了婚纱照和个人艺术照,圆了650余对老龄配偶的婚纱梦,举办了5场婚纱摄影展,记载汇编了近1000位白叟的爱情故事。
刚建立时,“圆梦方案”不过是个十几人的小团队,到现在已有10支分队,400余名成员,总自愿服务时长超8万个小时。8年来,团队已在武汉、红安、景德镇、重庆、林州、宜昌等全国30个区域展开了活动。
2021年7月16日,“圆梦方案”江西景德镇分队的队员们,拍下了一张只要一个人出镜的“婚纱照”。
这张相片的主人公是91岁的余二妹,她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称谓——“瓷宫奶奶”。余二妹年少失怙,12岁起跟着舅舅学做陶瓷,由此开端了80年的陶瓷人生。72道制瓷工序了然于胸、1988年自动“下岗”建厂创业、打造“九龙闹海”巨型陶碗创下吉尼斯国际纪录……她的前半生,满足雄壮。
2010年,80岁的余二妹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岁,作出了一个让身边一切人都大跌眼镜的决议——她要在景德镇建筑一座归于这座城市的“瓷房子”。
搭上千万身家、花光终身积储,还欠下几十万元债款;为了省钱,她从没穿过超50元的衣服,常常用一块五的泡面果腹。
“瓷宫”初建时,请设计师要200万元,余二妹觉得不值当。所以,小学文凭都没有的她,跑去打印店花20元打印了一张福建土楼建筑图。她一个人住在茅棚,亲身监工,一边琢磨一边辅导工人。茅棚里无水无电,晚上睡觉将洗脸巾盖在脸上,早晨起床时洗脸巾上面蚊虫遍及。
为了打造出“博物馆”的姿态,她还竭尽终身保藏的6万多件瓷器,砸烂80吨碎瓷片,逐个嵌入墙面。
5年后,坐落景德镇浮梁县新平村的第一座圆形宫廷“瓷宫”诞生了。这座斥资6000万元、包容6万多件藏品,上下三层包容各类陶瓷的私家宫廷,还被评为了2A级旅行景区。
时任总队长陈政燃介绍,在短视频渠道刷到余二妹的业绩后,咱们深受震慑,正好要到景德镇展开活动,便方案为她摄影一张特别的“婚纱照”。
余二妹的追梦故事并没有完毕,她终究的愿望是打造“三圆三方”6座宫廷。她对这些年青的大学生说,“假如阎王爷要见我,我也要把(瓷宫)弄完再去。我想干的作业,什么(困难)都挡不住我”。
“不管他言,不管劝止,以崇奉之名,筑含义之宫”,在小分队摄影的纪录片里,他们留下了这样的感叹。实践队队员刘梦婷在作业日记中写道,“‘瓷宫奶奶’佝偻的身躯、为愿望执着的背影特别傲岸,咱们这些年青的花朵有什么理由不尽力!”
镜头里,余二妹身着秀禾服,手握团扇,在宏伟的瓷宫前站得垂直,完全看不出已是一位鲐背之年的白叟。她深凹的眼眶里流淌着笑脸,干瘦的身子在“千年瓷宫万年藏”的巨型牌子下愈加挺立。她说,自己一辈子从未化过妆,也没有穿过这样美丽的衣裳摄影,心境很是激动。
王家岭村是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一个“山沟沟村”,坐落西陵峡段,是三峡最险恶之处。2021年暑期,实践队员来到王家岭,听73岁的老支书谭光俊叙述这儿从“穷山沟”到“亿元村”的蝶变之路。
王家岭村代代栽培玉米、红薯、南瓜等粮食作物,由于地形险恶、交通不方便,乡民简直没有其他收入来历,日子贫穷。
改革开放后,王家岭村呼应国家召唤,全村改土种橙。时任出产队队长的谭光俊回想道,其时“阻力极大”。乡民代代务农,忧虑种的脐橙卖不出去,到时候粮食也没的吃了。有时候白日栽下的橙苗,晚上就有人拔。
谭光俊的妻子谢克香一向支撑老公的决议。没多考虑,夫妻俩首要便把自家的土地悉数进行了整改。就这样,“一户种带动户户种”,新鲜的脐橙渐渐引入了“穷山沟”。
1982年,王家岭村开端“包产到户”;1992年,村里实施“一村一品”,下大力气展开规模化栽培。
“咱们那时候要自己背着橙子,天没亮就起床,爬山路到镇子上卖。”回想起刚开端栽培的几年,谭光俊和谢克香满是心酸。
脐橙树真实变成“摇钱树”,是在2015年。那一年,村里通了新修的公路,夫妻俩“手挑肩扛”的回想完全成为前史。
上世纪90年代,王家岭拟定的出产方针是,全村脐橙产值到达200万公斤。现现在,村里一个家庭的年产值就能到达200万公斤,全村年产值打破亿元大关。
公路通了,WiFi快了,村里的年青人逐步“归巢”了……谭光俊和谢克香向队员们细数着王家岭村的点滴改变。面临镜头,两位古稀白叟高兴地比了个“耶”。
8年来,团队一向保留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则——一切实践地址都靠同学们自主联络确认。队员们自主申报、自主联络,直至资料经过审阅、取得当地相关部分回函,这支小分队才干宣告建立。简直每一个分队长都在采访中向记者“抱怨”,从开端联络到落地履行的每一步,从不短少困难。
每年一到暑假,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实践部队不计其数,怎样“锋芒毕露”取得当地相关部分的支撑?不少晚年人曾有上当阅历,怎样让他们信任团队真的是“免费摄影”?白叟大多只会方言,怎样想办法战胜言语障碍,让交流顺利进行?团队成员来自天南海北,怎样安排好十几人的衣食住行?这些问题都需求处理。
2022年新参加团队的赵晨,“有惊无险”地成为了“圆梦方案”黄冈分队的队长。或是由于持续的坚持、或是由于素日里分缘不错,终究,赵晨招募到了满足的队员,也在最终一刻拿到了黄梅县的接洽函。
在余进文眼里,这个素日里常戴一副白色圆框眼镜的男孩,大学前两年一向都是一个默不做声且非常低沉的人。参加实践队的几个月后,赵晨变得开畅了。带领团队来到一个生疏的小县城,他能够把一行十几人的饮食起居安排得有条不紊,能够在媒体的镜头前侃侃而谈,也习惯于每晚开会时为队员们打气加油……看到赵晨的生长,余进文很是欣喜。
就读于人文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赵晨,未来想成为一名“像余教师这样的人民教师”。他也想协助自己的学生展开社会实践,将自愿服务持续做下去。
2020年,耿圆平大学毕业后,考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成为一名三峡船闸运转一线的事务员。他说,大学期间的自愿服务阅历让他理解,要本本分分地做好本职作业,一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里边牵手的那对是我爸妈,感谢圆梦团队,做了儿女们都没做过的事”“爷爷奶奶好美好呀!这个圆梦很有含义”“还有想拍的,怎样联络你们?”……在团队新开设的抖音账号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留言。
2022年暑期实践临行前,张涛特意吩咐新队长赵晨,回到黄梅,必定要去看望赵新国和黎鸾姣配偶。
得知一批新队员回访,赵新国一大早便在家等候。他特意把3年前摄影的婚纱照摆在了家中最显眼的方位。相片里,赵新国身穿黑色西装,俯身凝望着坐在轮椅上、着一身洁白婚纱的妻子,眼里满是爱意。
看着赵新国把黎鸾姣从三楼一步一颤地背下来,赵晨陷入了沉思。现在快节奏的日子,正改变着年青人的爱情观念。在“快餐式爱情”盛行的当下,“咱们仰慕晚年人的相濡以沫,其实也是在反思自己的人生。”
面临镜头,其实大多数白叟并没有天然生成的“镜头感”。他们常常目光不定,乃至忐忑不安,难掩惊慌。自愿者除了引导白叟调理表情,更重要的是瞅准机遇,接连抓拍,然后从成百上千张相片中选出最满足的两张。
2019年年末,余进文接到了一通从湖北黄冈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一位白叟颤颤巍巍地说,自己的老伴不久前逝世,“谢谢你们大老远给咱们摄影,这张相片现在是我仅有的念想了”。
2022年7月的一天,河北平山县的一位白叟拍完照,脱下婚纱,把总队长李立月叫到一旁,紧紧抓住他的手,请他再给自己独自拍几张半身照。白叟说,“等我走了,就用这张做遗像”。